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应力监测选择中间一节箱涵的中部截面作为监测断面,沿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外表面和内表面共布置31个测点,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内侧每个测点处分别沿轴向和环向两个方向粘贴应变片,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外侧采用预埋钢弦式应变计进行测量。
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应力监测根据施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回填压实阶段和汽车荷载作用阶段。通过对各个监测点应力数据的分析,得到箱涵顶板、侧墙和底板各部分的内力分布、控制应力及其所在位置。
试验结果表明:电力综合管廊模具顶板外侧全部受压、内侧全部受拉,跨中拉应力不超过4.832 MPa;填土较低时,电力综合管廊模具侧墙表现为外侧受拉、内侧受压,随着填土的增加,侧墙中部外侧的拉应力逐渐减小,最终转换为内侧受拉,不超过1.516 MPa;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底板表现为内侧受拉,由于底板有一部分为后浇,且底下地基土并非理想的弹性均质地基,实测底板的最大拉应力不在跨中位置,而在底板端部内侧的倒角处,不超过1.902 MPa。由电力综合管廊模具各部位控制应力可知,局部位置应力超过了箱涵结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箱涵局部出现开裂现象,但根据试验现场的观测,未能检测出肉眼可见的裂缝,说明裂缝宽度还非常小,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