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箱涵模具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每一步操作都对箱涵模具的最终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必须严格遵循科学、严谨的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
一、浇筑前的关键检查
在着手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务必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坍落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和易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在箱涵模具内的流动性能与填充效果,只有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能确保均匀分布于模具的各个部位,避免出现局部堆积或空洞的情况。而坍落度的精准控制则是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筑与振捣密实的重要前提,若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过于干涩难以振捣密实,或者流动性过大而产生离析现象,进而影响箱涵模具的结构强度与耐久性,为后续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二、分层浇筑的科学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铺筑厚度、顺序以及方向进行分层操作,这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的核心环节。必须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浇筑,如此才能使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有效避免冷缝的出现。当遇到上下层同时浇筑的情况时,为减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相互干扰,上层与下层的浇筑距离应精准保持在 1.5m 以上,从而保障每层混凝土都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凝固成型,均匀地承受箱涵所受的各类荷载,维持结构的长期稳定与安全。
三、振捣作业的规范操作
当箱涵模具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时,为保证振捣效果,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这是因为振捣器的振捣能力存在一定的有效范围,若浇筑厚度过大,振捣器难以将深处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容易导致内部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性能。在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垂直且匀速地插入混凝土中,并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确保混凝土中的空气能够充分排出,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且不再冒出气泡,此时方可认定该位置的混凝土已振捣密实,从而保证箱涵的整体结构质量可靠。
四、高处倾卸的防离析措施
在自高处向箱涵模具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需严格执行以下措施:
首先,从高处直接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应控制在不超过 2m 的范围内,且应以不发生离析为基本原则。这是因为过高的自由倾落高度会使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导致粗细骨料分离,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性能。
其次,当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 2m 时,必须借助串筒和溜管等辅助设施使混凝土平稳下落,通过这些设施的缓冲作用,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速度,减少冲击力,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
最后,在串筒出料口下方,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堆积高度不能超过 1m,防止因堆积过高产生过大的压力而导致混凝土再次离析,确保进入箱涵模具内的混凝土始终保持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为箱涵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五、浇筑过程中的质量保障
在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中,对每一振捣位置都要严格把控,持续振捣至混凝土泛浆且不再冒气泡为止,确保每一处混凝土都达到密实状态。同时,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连续进行,不得随意中断,因为中途停歇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冷缝,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在浇筑期间,还应安排专人对支架、模板等进行定时检查,一旦发现有松动、变形、漏浆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紧固支架、修复模板、封堵漏浆部位等,确保浇筑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避免因这些问题引发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进而保证箱涵的成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浇筑后的表面处理与质量监督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对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光滑,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箱涵的外观质量,还能减少表面水分散失速度,降低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在混凝土初步定浆后,还需进行二次收浆操作,进一步压实混凝土表面,消除细微裂缝,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确保箱涵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混凝土收缩裂缝而出现渗漏等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全程旁站监督,认真做好旁站记录,详细记录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浇筑部位、浇筑数量、坍落度检查结果、振捣情况以及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处理措施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质量追溯提供详实依据。同时,监理人员还应在现场按照规定制取混凝土试件,以便后续进行抽样检查,通过对试件的强度测试等指标检测,直观反映混凝土的实际质量情况,确保箱涵所用混凝土的质量完全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保障箱涵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使其能够在市政工程或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稳定发挥作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