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通水箱涵模具建设工程领域,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高标准,一系列针对混凝土施工的关键质量控制举措正式公布。
在混凝土振捣环节,浇筑作业同步开展振捣流程,振捣棒成为保障混凝土密实度的核心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浇筑过程严禁以振捣替代平仓操作。此次选用的插入式振捣棒,操作有着严格规范:必须垂直插入混凝土,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插点需均匀排列,确保处于振动棒有效振动范畴内,按顺序逐点移动,做到无遗漏、均匀振捣。评判每个振点振捣是否到位,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气泡消失且表面呈现浮浆为标准。分层浇筑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 100mm,此举能强力促进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消除两层间接缝隐患。尤为关键的是,振捣全程严禁振捣棒触碰模板、钢筋以及预埋件,防止钢筋移位、预埋件错位、模板变形等不良状况,而在立墙模板附近振捣时,还需搭配橡胶锤或木锤轻击立墙模板,多管齐下保障振捣质量。
与此同时,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同样不容忽视。通水箱涵模具的底板与顶板,收面完毕即刻铺设塑料薄膜,随后加盖棉毡布,并持续洒水,确保箱涵模具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混凝土硬化创造优良环境。立墙混凝土则在模板拆除后,依照底板养护模式进行苫盖洒水养护。整个养护周期不得低于 14 天,期满 14 天后精准检测强度。若箱涵模具施工正值冬季,还将额外启动保暖预案,适当延长养护时长,全方位抵御低温对混凝土质量的潜在影响。
这些精细且严谨的质量控制措施落地实施,将为通水箱涵模具工程筑牢坚实根基,有力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为后续投入使用提供坚实后盾,惠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